技術功效矩陣分析─快速掌握專利布局、發掘藍海契機


文章來源:TIPO
2017/05/05
 

技術功效矩陣分析─快速掌握專利布局、發掘藍海契機

專利分析在大型企業的研發過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而專利地圖則是分析中最重要的工具,企業可藉此指明技術發展方向,總覽並分析技術分布態勢。
 
目前常見的專利地圖有專利件數、國家分析、申請權人分析、發明人分析、國際分類號、專利引證分析等巨觀分析,藉由技術發展的趨勢及主要技術發展者的分布來粗略掌握技術發展概況,瞭解特定技術或專利產出個體之專利布局概況,此類專利分析,稱之為「管理面分析」或「經營面分析」。
 
若要進一步聚焦於「特定技術領域」之專利發展脈絡,找出技術地雷區或技術藍海地帶,便需透過更縝密的「技術功效矩陣分析」,剖析各專利之技術落點及發揮功效等資訊,更深層的探討技術創新或迴避發展之策略。
 
此類分析稱之為「技術分析」,在業界的實務作法,多由研發人員針對技術領域建構技術分類、功效分類魚骨圖,並逐篇閱讀檢索結果集之專利,就技術層次進行專利技術分類及功效分類指定,並繪製「技術分布圖」、「技術功效矩陣圖」等專利技術圖。
 
智慧局為便利國人製作技術功效矩陣分析,於2016年10月在「中華民國專利資訊檢索系統」(以下簡稱:檢索系統)推出技術功效矩陣分析,國人可藉由專利搜尋的方式,建構研究主題項下的技術分類、矩陣分類資訊,產出「技術功效矩陣圖」,一探特定技術之發展現況。
 
以下將以「金融科技」技術為例,介紹如何使用「中華民國專利資訊檢索系統-專利技術功效矩陣分析功能」來繪製「技術功效矩陣分析圖」:
步驟1:連線「中華民國專利資訊檢索系統」申請帳號,並登入系統:

中華民國專利資訊檢索系統
 
步驟2:查詢「金融科技」相關專利
根據智慧局於2016年7月發表之「FinTech專利前瞻趨勢與挑戰金融科技專利現況」調查結果,根據統計分析可知金融科技之專利主要集中於國際專利分類號(IPC分類號)G06Q20、G06Q30、G06Q40項下,故於檢索系統中進行上述IPC分類號之發明專利查詢,經過查詢可知共有1,139筆專利符合檢索條件。

查詢「金融科技」相關專利
 
步驟3:進行技術、功效分類之設定
當檢索結果筆數低於3,000筆時,檢索結果畫面會出現「技術功效矩陣」按鈕,點選後可開始進行「技術分類」、「功效分類」之各項設定。

進行技術、功效分類之設定
 
針對本次專利查詢結果,依據「2015年世界經濟論壇報告」對於金融科技內涵之定義,區分為「支付、保險、存貸、籌資、投資管理、資訊提供」六大技術分類;功效分類則有「交易安全、風險預防、資料串接、流通」等。於資訊系統上逐一設定上述各項技術分類、功效分類之名稱與檢索條件。

技術功效分析
 
分類設定完成後,按下「結果分析」按鈕,系統便統計出各技術分類與功效分類對應之矩陣統計數值。

各技術分類與功效分類對應之矩陣統計數值
 
步驟4:產出技術功效矩陣圖
在矩陣結果畫面中,點選「矩陣繪圖」按鈕,檢索系統將會自動產出「技術功效矩陣繪圖」,此時民眾便可透過矩陣圖概覽各技術分類之專利分布情形,其中藍色泡泡愈大者,表示專利件數愈多。
 
在下圖中,可明顯看出在臺灣核准之金融科技專利中,主要以「資訊提供」為主、「支付」次之。在「資訊提供」技術分類項下,以技術可達成之功效進行觀察,可知「風險預防」之專利最多、「交易安全」居次、「流通」則是第三名。透過上述之分析,便可清楚掌握到在臺灣核准之金融科技專利中,主要之技術發展主軸為「可達到『風險預防』之『資訊提供』平臺或系統」。

技術功效矩陣圖
 
若是民眾需要詳細查看各技術、功效分類之專利有哪些,則可於「矩陣結果」畫面中,點選統計數值,系統便會顯示其對應之專利列表。

矩陣結果對應之專利列表
 
除了分析功能外,針對該次於檢索系統上設定技術分類、功效分類名稱與檢索條件,檢索系統提供匯出功能,便利民眾於日後再次利用。匯出之功能在分類設定畫面上,民眾點選「下載設定檔」,即可匯出加密之mtr檔;日後若需再行利用,按下「上傳設定檔」即可將設定值匯入系統,再次進行技術矩陣分析。

技術功效分析下載設定檔
 
在資訊爆炸化的時代,如何從龐大的專利文件中挖掘出可用的資料,並進一步分析其內涵訊息是目前各專利檢索資料庫的發展重點之一,除了商業及收費資料庫外,近年來各大專利局亦發展各式專利分析工具來協助產業與民眾,例如USPTO以公開資料為基礎、提供PatentsView、developer.uspto.gov等網站及API協助產業大眾進行專利分析,有鑑於此一趨勢,智慧局將陸續提供基礎型專利地圖分析工具及「技術功效矩陣分析功能」,以協助國人妥適運用政府資源,產出具價值性之專利情資,提振我國技術及專利產出品質之成效。


小辭典—專利技術功效矩陣
專利技術功效矩陣圖(.jpg檔案下載, 另開新視窗.)專利技術功效矩陣是專利分析方式之一,先定義每篇專利所包含的技術及功效,再分別以技術類型與功效為橫軸及縱軸繪製成統計表格。並多以泡泡圖呈現分析結果,泡泡大小即為專利件數多寡,泡泡越大顯示該處之專利布局量越多,為專利技術匯集處;泡泡越小或是空白則顯示該處專利布局甚少,或尚未有相關專利,亦即為專利技術的藍海區。藉由此種分析模式,使用者可綜覽專利布局情形,可用於協助專利研發之布局規劃。

 
Source: TIPO

 
相關文章
活用智財策略,錢進國際市場 ~106年度中小企業智財研討會~
專利優惠期新制於106年5月1日施行
[代刊課程] 高品質專利實作講習
臺日專利審查高速公路(PPH MOTTAINAI)試行計畫自106年5月1日起延長3年
作者文章
活用智財策略,錢進國際市場 ~106年度中小企業智財研討會~
三方比對法為設計專利侵權判斷之輔助方法
以自己商標搭配他人註冊商標使用,仍可能構成侵權
說明書記載已充分明確時,圖式內容或有瑕疵,尚非違反專利法第26條第2項之規定

 


 
廣流簡介智權新知專業服務聯絡我們聲明事項
© Wideband IP Office 廣流智權事務所